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勇闯深海10909米(科教人物坊)(2)

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0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虽然“奋斗者”号连续多次成功下潜,然而,毕竟要下潜到万米以下,又是没有到过的新区域,容不得半点差池。当晚,赵洋在床上翻转了好一会,不过他

虽然“奋斗者”号连续多次成功下潜,然而,毕竟要下潜到万米以下,又是没有到过的新区域,容不得半点差池。当晚,赵洋在床上翻转了好一会,不过他很快停止了思虑,并告诉自己:要休息好,明天还要在水下工作12小时。

第二天清晨,闹铃一响,赵洋翻身下床,穿上早放在一旁的防寒衣服,往嘴里塞了些饼干,背上工作包到下潜准备间。

潜航员在载人球舱内工作,“奋斗者”号的控制系统就在这里。平时关舱门时都很顺畅,这次赵洋和队员却费了不少功夫才把舱门锁紧。

“我当时想,难道自己真有强迫症?研制控制系统时,设计细节常被我反复修改,连紧固螺丝钉都换了好几次。有同事因此私底下打趣说我得了强迫症。”赵洋接着说,“可我清楚,做大工程就得吹毛求疵,就像只有久经战场的老兵,才明白每一个细节都关系着生死。”

“工程任务要求六成,我们要努力做到八成甚至九成。”在一次讨论会上,赵洋如是对团队说。坐在载人舱内,抬头看到开关密布、排列规整的控制面板等设备,在那一瞬间,他回想起团队做研发的日子。

他常引用一位军事专家的经验之谈:“颜值就是战斗力。性能优异的装备,其外观也应是美的。”作为设计者,又亲自操控这些整整齐齐、美观又实用的设备,赵洋说,那一刻,一股强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净瞎说,这么大的事,孩子怎么会不和我说?”

北京时间11月10日清晨5时许,赵洋和队友遵照母船指令检查了仪表盘,确认各项目性能正常后,发出了“请求下潜”的信号。

当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正在直播,镜头一一介绍各个系统人员。赵洋后来得知,守在电视机前的父母没看到他。父亲猜测说:“没在船上,肯定是在潜水器里面。”母亲当即反驳:“净瞎说,这么大的事,孩子怎么会不和我说?”

“奋斗者”号上的深度计实时显示的下潜深度不断刷新。下潜过了200米,他们感到仿佛从白昼进入了黑夜,舷窗外发光的微生物,恰似夜空中的点点闪闪繁星。2000米后,“繁星”没有了,“奋斗者”号进入完全沉寂、漆黑的世界。

赵洋和队员手头并没有闲着,差不多每10分钟,他们启动一次作业设备,检查潜水器的状况。1万米后,他们实施接近海底的操作规程:一方面,要适时扔掉压载铁以降低下潜速度,另一方面,要观察好海底地貌,选择合适的坐底区域,确保机械手能顺利展开作业等。

下潜近3个小时后,“奋斗者”号在离海底约300米时,控制系统发出语音提醒:“长程高度计已探测到海底,请关注离底高度!” 在近100米时,赵洋和队员抛掉压载铁,“奋斗者”号随即减速。如此精准的操控靠的是“奋斗者”号聪明的大脑。

“奋斗者已坐底”。赵洋和队员向探索一号母船报告,母船收到了控制系统设备测量的深度——米。时间是8时12分。中国载人深潜的纪录再次刷新,母船指挥部已经在庆祝。

在万米海底,赵洋和队员没有工夫想什么深潜纪录。“我们满脑子想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观察、了解这片陌生的海底。”赵洋告诉记者。

海底作业预计6个小时。在狭小的空间中紧张操作,潜航员容易疲劳。针对这一情况,赵洋和团队给“奋斗者”配备了聪明的大脑,它在海底能够自动匹配地形巡航、定点航行以及悬停定位,潜航员得以腾出手来,做更多水下作业工作。

“奋斗者”号不虚此行——带回了岩石、沉积物和生物样本,是收获最为丰富的一个潜次。船上的科学家兴奋地说:这些样品是研究海沟形成过程,以及海底地质与生物的宝贵资料。

“6个小时过得飞快,有点意犹未尽。”赵洋兴奋地说。

遗憾一直没有找团队聚聚,释放积累的压力

下午2时左右返航时,赵洋才开始觉得疲惫,浓浓困意袭来,但他和队员打起精神,按流程检查设备。下午5时许,度过12小时水下旅程后,“奋斗者”号浮出海面。他第一个出舱,向迎接的队员们热情挥手。

确定执行本次下潜任务时,赵洋很想与家人分享,但纪律不允许,也恐亲友担心,他只能对他们闭口不提。

回到母船,赵洋的手机叮叮咚咚响个不停,这是亲朋好友看到相关新闻后发来的祝贺、慰问。他赶着提取系统存储数据,又参加海试指挥部会议。晚上9点,才给父母、亲友报平安。一位亲戚快人快语地开玩笑说:“你可真能瞒,这么大的事情,一点都没跟家里说!”赵洋笑着赔不是,因为海试计划不能提前对外透露,有压力都无法找人倾诉。

文章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网址: http://www.zgkjcxdk.cn/zonghexinwen/2021/0301/510.html



上一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科教新城进展公布!市北
下一篇:山东教育:担负起科教强省的伟大使命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投稿 |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编辑部|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版面费 |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论文发表 |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