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上海医药,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创新样本分析(2)

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2-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周军在采访中透露,上海医药每年加大研发投入,不只是绝对量,占销售的比例也会每年加大,一个阶段性目标是占到工业销售的10%以上。 对于一家上市

周军在采访中透露,上海医药每年加大研发投入,不只是绝对量,占销售的比例也会每年加大,一个阶段性目标是占到工业销售的10%以上。

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营收数字最受外界关注,而创新研发作为花钱且短时间无法促进营收的部分,在投入过程中往往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对于这一点,柯樱表示,上海医药做得特别好的一点是,了解医药产业的规律,并没有给创新研发部门营收的压力,真正的压力不是集团给的,而是每个研发人员给自己的,大家都希望尽快有新品种上市,满足更多患者的需求。

攻坚克难做创新的上药人

创新的口号可以响亮,创新的投入可以越来越多,而真正做好创新还需要人的投入。

全国劳模、中央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朱阳在上海医药已经工作了近40年,从早年负责老药的工艺改进到如今参与抗肿瘤生物药,包括重大项目抗流感病毒药物奥司他韦的研制和产业化工作,他称得上是上海医药创新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回忆2005年参与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的工作,朱阳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奥司他韦有13步化学反应,他当时用了11天把研制路线做出来,在半年不到的时间,实现产业化,使集团在之后与原研药企业的谈判中,掌握了主动权,工艺也得到了原研药厂家的认可。

医药研发领域多高精尖人才,为上药服务进40年的他学历上并没有优势,但如今他带领着上海医药研究院十几个人的团队。朱阳认为,自己的进步源于多年来不断学习,更是因为上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上药研究院积极参与由上海药物所和疾控中心联合开展的新冠肺炎预防和治疗药物筛选项目,已经筛选出有代表性的、不同结构类别的近246个化合物。

柯樱所在的研发管理部门有700人左右,人数还在不断增加。她告诉澎湃新闻,在创新的研发过程当中,最大的困难是每个人都不知道未来它是什么样子的,所以会感到焦虑。

“你必须抱着一种非常坚定的信念,抱着一定要做成的心态去做,否则的话你就很容易在这个过程中怀疑自己。”柯樱表示,真正的碰到技术困难总有办法解决,最重要的反而是人的信念和决心。

这些困难都难不倒上药人,也难不到中国医药创新人,柯樱在采访的最后表示,上海医药作为国企起到一个带头作用,给更多企业树立投入创新的信心,未来的中国医药创新非常值得期待。

凭借多年积累,全产业链布局已经成为上海医药最大的优势。对于未来,左敏表示希望用创新激活上海医药的新基因,打造一张上海医药产业的新名片。将产业链打造成为一个闭环的生态链,让医药工业和商业相互赋能,则是擦亮上海医药新名片的关键。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文章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网址: http://www.zgkjcxdk.cn/zonghexinwen/2021/0218/492.html



上一篇:河南理工大学:“文化体验+科技创新”让这个寒
下一篇:最高检: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投稿 |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编辑部|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版面费 |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论文发表 |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