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想要美美的,衢州二院皮肤科教您调养

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2-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通讯员?姜丽?胡湛歆 在冬季,皮肤也会因季节变化而变得干燥和敏感。空气中的水分较少,再加上皮肤本身缺水干燥,就容易引起一系列的皮肤问题,细纹、干纹和痤疮可能随之而来。

通讯员?姜丽?胡湛歆

在冬季,皮肤也会因季节变化而变得干燥和敏感。空气中的水分较少,再加上皮肤本身缺水干燥,就容易引起一系列的皮肤问题,细纹、干纹和痤疮可能随之而来。因此,补水和保湿已成为季节性皮肤保养的关键。近期,在衢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衢州二院)皮肤科门诊,因为皮肤干燥引起瘙痒、敏感等问题的患者逐渐增多。冬季该如何保湿护肤呢?别着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常驻衢州二院皮肤科专家曹华莉博士给您支招!

及时补水。冬天一定要多喝水,从内部保证皮肤的水分供应。千万不要感觉到口渴了,才想起喝水。因为水可以促进代谢产物的排泄,调节皮肤的酸碱值。皮肤护理也需要做,以保持水分。还需要补充更多的胶原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丰富的食物,以改善皮肤营养和增加水分储存。

注意饮食。养阴清热,滋润干燥,止痒是冬季皮肤健康的原则。食用蔬菜、梨、苹果、香蕉、葡萄、银耳等果蔬,补充更多的维生素C、维生素E等,有助于促进皮肤胶原蛋白的合成,保护皮肤免受干燥环境的影响,从而维持皮肤的保湿。补充适量的蛋白质,如豆制品、牛奶、水果等营养物质,以满足皮肤的需要。

做好防晒护理。别以为冬天阳光弱了、气温低了,就可以不做防晒,春夏秋冬晴天雨天,紫外线它都在。一般情况下的户外活动,用SPF30+的防晒霜就够了,如果去雪山、高原、海边等紫外线强度较大的地区,还是SPF50+的防晒霜比较稳。

避免皮肤刺激。避免加重瘙痒的相关因素,如粗糙的衣物、羊毛和合成纤维等织物,室内温度过高或碱性清洁产品。对于部分人群,必要时可更换为棉质衣物和床品。

谨防干燥,加强皮肤保湿。皮肤干燥可能引起或加重瘙痒。建议勤用保湿霜,受累部位每日至少涂抹1次保湿霜。保湿霜可以改善皮肤屏障功能,避免刺激物进入皮肤,吸水并防止过多的经表皮水分流失。保湿霜选择低过敏性、低刺激性、无香味产品。皮肤在夜间的经表皮失水会增加,因此更应当使用保湿霜/润肤霜/隔离霜。

敷面膜时间、频率有讲究。面膜是最常用来补水的手段,但不能天天敷,一周最多也就2~3次,敷面膜的时间也不能过长,敷15~20分钟就足够。敷完面膜还要做好后续的精华或乳霜封闭保湿工作,以锁住水分。

优化皮肤酸碱值,注意洗澡方式。洗澡热水温度不宜太高。水温高,会加速皮肤水分的蒸发,进一步损伤皮肤屏障功能,促进炎症介质的释放。选用非碱性非皂基清洁剂,有助于保持健康的皮肤酸碱度,这些温和的清洁剂可以改善部分患者的皮肤状况和皮肤水合作用。应当避免碱性清洁剂,如许多普通的肥皂。洗澡后冲洗干净,皮肤上水分没有完全干的时候,轻轻拍打皮肤并涂抹保湿霜,避免用力揉搓。

物理干预,避免抓挠。抓挠可能加重瘙痒,引起瘙痒-抓挠的恶性循环,因此需尽可能避免抓挠。若忍不住抓挠,就应盖住瘙痒部位。晚上可戴手套,注意修剪指甲,这有助于减少抓挠引起的皮肤破损。

保证充足的睡眠。要想皮肤好,睡眠很重要!保证良好的睡眠,皮肤新陈代谢快,能及时排出皮肤垃圾,同时增强皮肤分泌油脂的能力,滋润肌肤。

文章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网址: http://www.zgkjcxdk.cn/zonghexinwen/2021/0210/479.html



上一篇:速读报告|枣庄将加快建设创新研究院、科教创新
下一篇:逐梦广寒宫 中华追月人(科教人物坊)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投稿 |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编辑部|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版面费 |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论文发表 |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