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做好课题需处理几个关系

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0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科教协同 “双创”后备人才的培养研究》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为了做好这个课题,我谈一点儿个人对这个课题的理解,以及我认为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问题。 一、创新、创业
《科教协同 “双创”后备人才的培养研究》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为了做好这个课题,我谈一点儿个人对这个课题的理解,以及我认为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问题。 一、创新、创业概念的界定及其相互关系 “双创”就是创新、创业,这个简称源于“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这个口号。科教协同下的“双创”,不是一般性的、泛化的创新、创业,而是科技创新,以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创业,属于科学活动的范畴。 我们一般将科学活动区分为科学(科学研究)、技术(技术发明)、工程(工程创造)这样三个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过程。科学研究就是通过观察、实验、统计分析、建立模型、提出假说、反复验证等方法,去发现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科学知识和原理,这些知识和原理是可以学习掌握并传授的;技术发现是运用科学知识和原理,发明新的技术、工艺和工具,人们掌握了这些技术、工艺,学会运用这些工具,就形成了自身的技艺;根据这些科学知识和原理,运用这些技术和工具,将技术发明的成果进行转化、物态化、工程化,就是工程创造的过程,这种过程的结果,就是工程的形成。 从我们对科技工作者的称呼,也可以看出对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工程创造人群的划分。我们一般将从事科学研究的人群称之为科学研究人员(简称科研人员),将从事技术发明的人群称之为专业技术人员,将从事工程创造的人群称之为工程技术人员。从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来看,从事科学研究的人群评定研究员,从事技术发明、工程创造的人群评定工程师。在国家层面,还分别有科学院和工程院,评定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曾经有人建议国家设立技术院,评定技术院院士,形成科学院、技术院、工程院系列,科学院院士、技术院院士、工程院院士系列,以便和科学(科学研究)、技术、工程相对应。 从这个分析可以看出,我们所说的创新实际上是技术创新(虽然我们一般称之为科技创新),属于技术发明阶段;我们所说的创业,实际上是对技术发明成果的转化,属于工程创造阶段。 从这个分析还可以看出,创新(技术发明)之前是科学研究(科学发现),因为创新(技术发明)是以科学发现为基础并由科学发现所催生的;创业(工程创造)之后是就业,因为创业(工程创造)可以创造就业岗位,带动就业,或者说就业是由创业带动的。创新(技术发明)的前提是科学研究(科学发现),不掌握通过科学发现形成的科学知识和原理,不可能有技术发明,创新就是一句空话;创业必将带来创造就业岗位的结果,没有以创新成果(技术发明成果)运用为核心的创业,就业就是一句空话。 于是,我们就得到了这样一个公式:科研(科学研究、科学发现)——创新(技术创新、技术发明)——创业(创新成果转化、工程创造)——就业。 所以,创新不是去搞科研,创业不是简单的就业。创新和创业的关系,是先有创新,再有创业;是先形成创新成果,再将这种创新成果进行转化、工程化、市场化,形成创业和业态。 这个关系决定了,实现由创新到创业,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由同一部分人,既创新、又创业。也就是说,由同一部分人先形成创新成果,再去进行创业。另一种方式是由一部分人形成创新成果,由另一部分人去创业。 这个关系也同时决定了,开展“双创”活动,需要培养三部分人才。第一种是既擅长创新、又擅长创业的人才;第二种是主要擅长创新的人才;第三种是主要擅长创业的人才。 进一步讲,这里其实还涉及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实现创新、创业,还必须有创意能力。没有创意能力,不论是第一种既擅长创新又擅长创业的人才,还是第二种主要擅长创新的人才,或者是第三种主要擅长创业的人才,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都不可能“落地”。 创意能力包括(1)宏观思维、长远思维、战略思维、辩证思维能力;(2)对社会发展现状和发展分析、判断和把握能力;(3)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提出前人没有涉及或解决得不好的问题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4)应变能力;(5)丰富的想象能力和直觉能力;(6)“出点子”能力;(7)更为重要的是,具有人文精神、人文情怀。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创新、创业概念的界定及其相互关系,涉及“科”“教”各自的职责和如何协同、培养什么样的“双创”后备人才以及如何培养“双创”后备人才,因此,是整个课题的逻辑起点。 二、“科”与“教”的关系 科教协同,首先要处理好“科”与“教”的关系。在这个课题中,“科”和“教”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基本问题,讲清楚、处理好这个关系,是处理好其他关系的基础,也是做好整个课题的基础。 这里所说的“科”就是科技,包括科技部门、科研院所、科技工作者;这里所说的“教”就是教育,包括教育部门、学校、教师。这里所说的“科教协同”,就是科技部门、科研院所、科技工作者和教育部门、学校、教师的协同。这里,需要解决好三个层面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分别阐述清楚“科”(包括科技部门、科研院所、科技工作者)和“教”(包括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在培养“双创”后备人才中各自的责任、职能和任务。 其次,在这个基础上,阐述清楚“科”和“教”之间,具体地讲就是科技部门和教育部门之间、科研院所和学校之间、科技工作者和教师之间是什么关系。 第三,更进一步,阐述清楚在培养“双创”后备人才方面“科”和“教”之间如何协同。 从实际出发,目前可以考虑,“科”的范围主要是科研院所和科技工作者,“教”的范围主要是学校和教师,科技部门和教育部门可以暂不涉及。其中,大学和大学教师将扮演特殊角色:大学从承担的功能上看,既是教育机构(学校),又是科研机构(科研院所);大学教师既是教师,又是科技工作者。因此,大学和大学教师都具有“双重身份”,扮演“双重角色”,他们的作用是跨界的,将在科教协同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应当在这样一个范围,来回答以上三个层面的问题。 三、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目标和学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目标的关系 教育的目标是要促成人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均衡、和谐、自由的发展。这其实就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核心素养,即要在德智体美劳创各个方面全面发展。 这里需要回答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即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的目标,与培养德智体美劳创各个方面全面发展的目标之间的关系。这里,实际上涉及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培养德智体美劳创全面发展的目标是根本目标、长远目标,而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的目标则是具体目标、阶段性目标,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的目标只有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创全面发展的目标之下才是合理的,才是有意义的。我们不能片面地强调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的目标而忽略培养德智体美劳创全面发展的目标,更不能以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的目标代替或取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创全面发展的目标。 第二,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目标是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创全面发展目标的一个实际步骤。培养德智体美劳创全面发展的目标中,核心是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里所说的创新,比我们开始时谈到和界定的本课题中所说的创新要宽泛,适应面要更宽。德智体美劳的培养,最终要体现在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养成和提高上。而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目标,正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上,可以助一臂之力,从而成为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创全面发展目标的一个实际步骤。 第三,培养德智体美劳创全面发展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而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的目标则是面向一部分学生的,我们不可能将其他学生都纳入到“双创”后备人才的目标之中的,换句话说,我们不可能把全体学生都培养成为“双创”后备人才。 第四,培养德智体美劳创全面发展的目标和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的目标要形成互补。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的目标突出了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德智体美劳创全面发展的目标中的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动手实践能力的教育培养,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两个目标之间相互配合、形成互补,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成为既有科学精神又有人文精神、既有科学态度又有人文情怀、既有自然科学支撑又有社会科学滋养的全面发展的“双创”后备人才。 四、培养少数拔尖人才和兼顾大多数学生的关系 这是和上一个关系紧密联系的又一个必须重视和研究的关系。我们必须明白,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成为“双创”后备人才,这一方面取决于我们的培养本身,另一方面,更加重要的是取决于他们是否具有成为“双创”后备人才的特质和潜能。在接受“双创”教育的全体学生中,具备“双创”后备人才的特质和潜能的,只能是一部分人。我们的责任和任务,就是在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双创”教育的过程中,发现这些具有成为“双创”后备人才的特质和潜能的学生,并将他们培养成“双创”后备人才。 这里,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要处理好培养少数拔尖人才和兼顾大多数学生的关系。我们要运用先进的教育方式方法,对学生普遍进行“双创”教育,在这其间,发现那些具有“双创”后备人才的特质和潜能的学生,进一步发掘和放大这些学生的特质和潜能,将他们培养成“双创”后备人才。而对于其他大多数学生来说,只要他们掌握一些科学知识和技能、掌握一定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就行了。 这里,需要强调两个方面。首先,必须普遍地对学生进行“双创”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这个阶段的教育,不仅对象具有普遍性,内容也要强调普遍性,适合于全体学生。其次,在普遍性教育中,发现那些有“双创”特质和潜能的学生,进行特殊性培养,使这部分学生能够成为“双创”后备人才。 这就是普遍教育和特殊培养的关系。必须将普遍教育和特殊培养结合起来。没有普遍教育,发现不了有“双创”特质和潜能的学生;没有特殊性培养,不能使这部分学生成为“双创”后备人才。只有普遍教育而没有特殊培养,至多只能发现有“双创”特质和潜能的学生,而不能培养出“双创”后备人才。只有特殊培养而忽略普遍教育,就背离了“双创”教育的初衷。一方面,离开了普遍教育的特殊培养缺乏坚实的基础和厚实的土壤,不可能真正培育出合格的“双创”后备人才;另一方面,仅仅靠“吃小灶”、“揠苗助长”的办法进行所谓特殊培养,即使培育出了“双创”后备人才,也不可能持久。 五、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的教育方式方法和目前学校的教育方式方法的关系 培养“双创”后备人才,在客观上需要形成一套不同于目前学校已有教育方式方法的全新的教育方式方法。这是支撑我们这个课题的一个重要基础,是我们开展科教协同培养“双创”后备人才必须解决的“硬件”问题。没有这样一套全新的教育方式方法,培养“双创”后备人才就是一句空话。 为此,在这个课题中,需要对这套新的教育方式方法的结构构成进行大体描述,包括它的理论(学科)基础和实践来源,有哪些构成要素,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等。这套新的教育方式方法的根本特质,应当是“探究”,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接下来,才是这套新的教育方式方法和目前学校的教育方式方法的关系问题。在这个关系中,要处理好两个层面的问题。 第一个层面,新的教育方式方法在目前学校教育方式方法的框架内运用,并不冲击目前学校教育方式方法。这是因为,目前学校的教育方式方法是为了完成培养德智体美劳创全面发展的目标的,而新的教育方式方法是为了实现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的目标的,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的目标只有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创全面发展的目标之下才是合理的,才是有意义的,因此,在目前情况下,新的教育方式方法是对目前学校教育方式方法的必要补充。 第二个层面,新的教育方式方法可以对目前学校教育方式方法进行“改造”。虽然新的教育方式方法是针对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的目标而设计的,但是,这套新的教育方式方法具有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创新性因素,不仅有着很强的生命力,也有着很强的普适性,而目前学校的教育方式方法本身有着诸多弊端,因此,用新的教育方式方法对目前学校教育方式方法进行“改造”,是完全必要的。由此,我们提出一套新的教育方式方法,就不仅有针对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目标的现实意义,而且还有促进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创全面发展目标的长远意义。 此外,还有两个重要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个重要问题,必须有一套体现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目标的、与新的教育方式方法相适应的“双创”教育的教材。这套教材应当由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大学教师、“双创”成功人士,以及优秀高中、初中、小学教师共同参与编写,适用于培养“双创”后备人才。同时,这套教材要与学校的科学课和科技活动结合好,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课程结合好,与语文课程结合好,与德育、体育、美育、劳动等课程结合好。还要照顾到高中、初中、小学不同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心理特点,体现出差异性。 第二个重要问题,在设计这套教材和新的教育方式方法时,必须解决好实践环节的问题。这是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的核心问题。离开实践的任何教育方式方法的探索,都是没有意义和不可奏效的,都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当然也不可能真正培养出“双创”后备人才。 六、培养“双创”后备人才和培养掌握新的教育方式方法教师的关系 培养“双创”后备人才,事实上涉及主体和对象两个方面,实施培养的主体是教师,培养的对象是学生,这就有一个学生和教师的关系问题。具体地说就是,按照新的教育方式方法培养“双创”后备人才和培养掌握新的教育方式方法教师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双培养”。 按照已有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可能培养出“双创”后备人才,必须形成一套不同于目前学校已有教育方式方法的全新的教育方式方法,用新的教育方式方法来培养“双创”后备人才。但是,必须首先使教师掌握这种新的教育方式方法,然后才能使他们运用这种新的教育方式方法去培养“双创”后备人才。这里的问题是,谁来培养教师?怎样培养教师? 可以考虑,采取三种培养方式。第一种方式,由科学家、大学教师和“双创”成功人士培养教师,再由教师培养学生;第二种方式,由科学家、大学教师和“双创”成功人士既培养教师,也培养学生;第三种方式。由科学家、大学教师和“双创”成功人士培养教师,再由科学家、大学教师、“双创”成功人士和教师一起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这三种培养方式是不可能不截然分开的。 七、不同教育阶段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目标和教育方式方法之间的关系 我们上面所谈的所有内容,并没有涉及到不同教育阶段的区分,而在培养“双创”后备人才中,或者说推行新的教育方式方法中,都会涉及到这个问题。不在理论上搞清楚这种区分、在设计上明确这种区分,有可能使我们的课题成为概念化的东西,在实践中难以推进。为此,需要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处理好同一教育方式方法与不同教育阶段学生接受能力和特点的关系。要用新的教育方式方法,普遍运用于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的学生。因此,倡导大学教师、科技工作者既面向高中学生,也面向初中学生,还面向小学学生,不要搞教师“规格”层层递减、培养标准层层降低。 同时,在面向不同阶段的学生时,要考虑到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同一种教育方式方法应当体现出不同。这同“不能搞培养标准层层降低”的要求不矛盾。 第二,搞好各教育阶段实现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目标的衔接。在小学、初中、高中等不同的教育阶段,必须对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的目标加以细化、具体化。不能用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标准覆盖不同的教育阶段,应当分别提出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各自不同的培养目标,而且要解决好由较低教育阶段到较高教育阶段的衔接。具体地说,就是小学和初中之间的衔接,初中和高中之间的衔接,高中和大学之间的衔接。 小学和初中之间,要全员衔接,无缝衔接。小学阶段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的目标和初中阶段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的目标的整体衔接。 初中和高中之间,要分别衔接,特殊衔接。初中毕业后,学生第一次分流,一部分学生考入普通高中,将来准备靠大学;一部分学生考入职业高中、中等专业技术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将来准备就业。因此,从初中到高中,要搞好两种衔接,一种是初中阶段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的目标和高中阶段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目标的整体衔接;一种是初中阶段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的目标和职业高中、中等专业技术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目标的特殊衔接。 高中和大学之间,要分别衔接,特殊衔接。高中毕业后,学生第二次分流,一部分考入综合大学(理工科)、理工科院校,一部分考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还有一部分考入文科和艺术、体育院校。因此,从高中阶段到大学,要搞好三种衔接,一种是高中阶段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的目标和普通大学(理工科院校、综合大学理工科院系)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的目标的整体衔接;一种是高中阶段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的目标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目标的特殊衔接;一种是高中阶段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的目标和文科和艺术、体育院校的特殊衔接。 《科教协同 “双创”后备人才的培养研究》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为了做好这个课题,我谈一点儿个人对这个课题的理解,以及我认为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问题。 一、创新、创业概念的界定及其相互关系 “双创”就是创新、创业,这个简称源于“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这个口号。科教协同下的“双创”,不是一般性的、泛化的创新、创业,而是科技创新,以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创业,属于科学活动的范畴。 我们一般将科学活动区分为科学(科学研究)、技术(技术发明)、工程(工程创造)这样三个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过程。科学研究就是通过观察、实验、统计分析、建立模型、提出假说、反复验证等方法,去发现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科学知识和原理,这些知识和原理是可以学习掌握并传授的;技术发现是运用科学知识和原理,发明新的技术、工艺和工具,人们掌握了这些技术、工艺,学会运用这些工具,就形成了自身的技艺;根据这些科学知识和原理,运用这些技术和工具,将技术发明的成果进行转化、物态化、工程化,就是工程创造的过程,这种过程的结果,就是工程的形成。 从我们对科技工作者的称呼,也可以看出对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工程创造人群的划分。我们一般将从事科学研究的人群称之为科学研究人员(简称科研人员),将从事技术发明的人群称之为专业技术人员,将从事工程创造的人群称之为工程技术人员。从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来看,从事科学研究的人群评定研究员,从事技术发明、工程创造的人群评定工程师。在国家层面,还分别有科学院和工程院,评定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曾经有人建议国家设立技术院,评定技术院院士,形成科学院、技术院、工程院系列,科学院院士、技术院院士、工程院院士系列,以便和科学(科学研究)、技术、工程相对应。 从这个分析可以看出,我们所说的创新实际上是技术创新(虽然我们一般称之为科技创新),属于技术发明阶段;我们所说的创业,实际上是对技术发明成果的转化,属于工程创造阶段。 从这个分析还可以看出,创新(技术发明)之前是科学研究(科学发现),因为创新(技术发明)是以科学发现为基础并由科学发现所催生的;创业(工程创造)之后是就业,因为创业(工程创造)可以创造就业岗位,带动就业,或者说就业是由创业带动的。创新(技术发明)的前提是科学研究(科学发现),不掌握通过科学发现形成的科学知识和原理,不可能有技术发明,创新就是一句空话;创业必将带来创造就业岗位的结果,没有以创新成果(技术发明成果)运用为核心的创业,就业就是一句空话。 于是,我们就得到了这样一个公式:科研(科学研究、科学发现)——创新(技术创新、技术发明)——创业(创新成果转化、工程创造)——就业。 所以,创新不是去搞科研,创业不是简单的就业。创新和创业的关系,是先有创新,再有创业;是先形成创新成果,再将这种创新成果进行转化、工程化、市场化,形成创业和业态。 这个关系决定了,实现由创新到创业,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由同一部分人,既创新、又创业。也就是说,由同一部分人先形成创新成果,再去进行创业。另一种方式是由一部分人形成创新成果,由另一部分人去创业。 这个关系也同时决定了,开展“双创”活动,需要培养三部分人才。第一种是既擅长创新、又擅长创业的人才;第二种是主要擅长创新的人才;第三种是主要擅长创业的人才。 进一步讲,这里其实还涉及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实现创新、创业,还必须有创意能力。没有创意能力,不论是第一种既擅长创新又擅长创业的人才,还是第二种主要擅长创新的人才,或者是第三种主要擅长创业的人才,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都不可能“落地”。 创意能力包括(1)宏观思维、长远思维、战略思维、辩证思维能力;(2)对社会发展现状和发展分析、判断和把握能力;(3)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提出前人没有涉及或解决得不好的问题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4)应变能力;(5)丰富的想象能力和直觉能力;(6)“出点子”能力;(7)更为重要的是,具有人文精神、人文情怀。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创新、创业概念的界定及其相互关系,涉及“科”“教”各自的职责和如何协同、培养什么样的“双创”后备人才以及如何培养“双创”后备人才,因此,是整个课题的逻辑起点。 二、“科”与“教”的关系 科教协同,首先要处理好“科”与“教”的关系。在这个课题中,“科”和“教”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基本问题,讲清楚、处理好这个关系,是处理好其他关系的基础,也是做好整个课题的基础。 这里所说的“科”就是科技,包括科技部门、科研院所、科技工作者;这里所说的“教”就是教育,包括教育部门、学校、教师。这里所说的“科教协同”,就是科技部门、科研院所、科技工作者和教育部门、学校、教师的协同。这里,需要解决好三个层面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分别阐述清楚“科”(包括科技部门、科研院所、科技工作者)和“教”(包括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在培养“双创”后备人才中各自的责任、职能和任务。 其次,在这个基础上,阐述清楚“科”和“教”之间,具体地讲就是科技部门和教育部门之间、科研院所和学校之间、科技工作者和教师之间是什么关系。 第三,更进一步,阐述清楚在培养“双创”后备人才方面“科”和“教”之间如何协同。 从实际出发,目前可以考虑,“科”的范围主要是科研院所和科技工作者,“教”的范围主要是学校和教师,科技部门和教育部门可以暂不涉及。其中,大学和大学教师将扮演特殊角色:大学从承担的功能上看,既是教育机构(学校),又是科研机构(科研院所);大学教师既是教师,又是科技工作者。因此,大学和大学教师都具有“双重身份”,扮演“双重角色”,他们的作用是跨界的,将在科教协同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应当在这样一个范围,来回答以上三个层面的问题。 三、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目标和学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目标的关系 教育的目标是要促成人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均衡、和谐、自由的发展。这其实就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核心素养,即要在德智体美劳创各个方面全面发展。 这里需要回答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即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的目标,与培养德智体美劳创各个方面全面发展的目标之间的关系。这里,实际上涉及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培养德智体美劳创全面发展的目标是根本目标、长远目标,而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的目标则是具体目标、阶段性目标,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的目标只有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创全面发展的目标之下才是合理的,才是有意义的。我们不能片面地强调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的目标而忽略培养德智体美劳创全面发展的目标,更不能以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的目标代替或取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创全面发展的目标。 第二,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目标是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创全面发展目标的一个实际步骤。培养德智体美劳创全面发展的目标中,核心是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里所说的创新,比我们开始时谈到和界定的本课题中所说的创新要宽泛,适应面要更宽。德智体美劳的培养,最终要体现在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养成和提高上。而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目标,正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上,可以助一臂之力,从而成为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创全面发展目标的一个实际步骤。 第三,培养德智体美劳创全面发展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而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的目标则是面向一部分学生的,我们不可能将其他学生都纳入到“双创”后备人才的目标之中的,换句话说,我们不可能把全体学生都培养成为“双创”后备人才。 第四,培养德智体美劳创全面发展的目标和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的目标要形成互补。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的目标突出了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德智体美劳创全面发展的目标中的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动手实践能力的教育培养,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两个目标之间相互配合、形成互补,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成为既有科学精神又有人文精神、既有科学态度又有人文情怀、既有自然科学支撑又有社会科学滋养的全面发展的“双创”后备人才。 四、培养少数拔尖人才和兼顾大多数学生的关系 这是和上一个关系紧密联系的又一个必须重视和研究的关系。我们必须明白,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成为“双创”后备人才,这一方面取决于我们的培养本身,另一方面,更加重要的是取决于他们是否具有成为“双创”后备人才的特质和潜能。在接受“双创”教育的全体学生中,具备“双创”后备人才的特质和潜能的,只能是一部分人。我们的责任和任务,就是在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双创”教育的过程中,发现这些具有成为“双创”后备人才的特质和潜能的学生,并将他们培养成“双创”后备人才。 这里,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要处理好培养少数拔尖人才和兼顾大多数学生的关系。我们要运用先进的教育方式方法,对学生普遍进行“双创”教育,在这其间,发现那些具有“双创”后备人才的特质和潜能的学生,进一步发掘和放大这些学生的特质和潜能,将他们培养成“双创”后备人才。而对于其他大多数学生来说,只要他们掌握一些科学知识和技能、掌握一定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就行了。 这里,需要强调两个方面。首先,必须普遍地对学生进行“双创”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这个阶段的教育,不仅对象具有普遍性,内容也要强调普遍性,适合于全体学生。其次,在普遍性教育中,发现那些有“双创”特质和潜能的学生,进行特殊性培养,使这部分学生能够成为“双创”后备人才。 这就是普遍教育和特殊培养的关系。必须将普遍教育和特殊培养结合起来。没有普遍教育,发现不了有“双创”特质和潜能的学生;没有特殊性培养,不能使这部分学生成为“双创”后备人才。只有普遍教育而没有特殊培养,至多只能发现有“双创”特质和潜能的学生,而不能培养出“双创”后备人才。只有特殊培养而忽略普遍教育,就背离了“双创”教育的初衷。一方面,离开了普遍教育的特殊培养缺乏坚实的基础和厚实的土壤,不可能真正培育出合格的“双创”后备人才;另一方面,仅仅靠“吃小灶”、“揠苗助长”的办法进行所谓特殊培养,即使培育出了“双创”后备人才,也不可能持久。 五、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的教育方式方法和目前学校的教育方式方法的关系 培养“双创”后备人才,在客观上需要形成一套不同于目前学校已有教育方式方法的全新的教育方式方法。这是支撑我们这个课题的一个重要基础,是我们开展科教协同培养“双创”后备人才必须解决的“硬件”问题。没有这样一套全新的教育方式方法,培养“双创”后备人才就是一句空话。 为此,在这个课题中,需要对这套新的教育方式方法的结构构成进行大体描述,包括它的理论(学科)基础和实践来源,有哪些构成要素,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等。这套新的教育方式方法的根本特质,应当是“探究”,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接下来,才是这套新的教育方式方法和目前学校的教育方式方法的关系问题。在这个关系中,要处理好两个层面的问题。 第一个层面,新的教育方式方法在目前学校教育方式方法的框架内运用,并不冲击目前学校教育方式方法。这是因为,目前学校的教育方式方法是为了完成培养德智体美劳创全面发展的目标的,而新的教育方式方法是为了实现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的目标的,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的目标只有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创全面发展的目标之下才是合理的,才是有意义的,因此,在目前情况下,新的教育方式方法是对目前学校教育方式方法的必要补充。 第二个层面,新的教育方式方法可以对目前学校教育方式方法进行“改造”。虽然新的教育方式方法是针对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的目标而设计的,但是,这套新的教育方式方法具有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创新性因素,不仅有着很强的生命力,也有着很强的普适性,而目前学校的教育方式方法本身有着诸多弊端,因此,用新的教育方式方法对目前学校教育方式方法进行“改造”,是完全必要的。由此,我们提出一套新的教育方式方法,就不仅有针对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目标的现实意义,而且还有促进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创全面发展目标的长远意义。 此外,还有两个重要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个重要问题,必须有一套体现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目标的、与新的教育方式方法相适应的“双创”教育的教材。这套教材应当由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大学教师、“双创”成功人士,以及优秀高中、初中、小学教师共同参与编写,适用于培养“双创”后备人才。同时,这套教材要与学校的科学课和科技活动结合好,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课程结合好,与语文课程结合好,与德育、体育、美育、劳动等课程结合好。还要照顾到高中、初中、小学不同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心理特点,体现出差异性。 第二个重要问题,在设计这套教材和新的教育方式方法时,必须解决好实践环节的问题。这是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的核心问题。离开实践的任何教育方式方法的探索,都是没有意义和不可奏效的,都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当然也不可能真正培养出“双创”后备人才。 六、培养“双创”后备人才和培养掌握新的教育方式方法教师的关系 培养“双创”后备人才,事实上涉及主体和对象两个方面,实施培养的主体是教师,培养的对象是学生,这就有一个学生和教师的关系问题。具体地说就是,按照新的教育方式方法培养“双创”后备人才和培养掌握新的教育方式方法教师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双培养”。 按照已有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可能培养出“双创”后备人才,必须形成一套不同于目前学校已有教育方式方法的全新的教育方式方法,用新的教育方式方法来培养“双创”后备人才。但是,必须首先使教师掌握这种新的教育方式方法,然后才能使他们运用这种新的教育方式方法去培养“双创”后备人才。这里的问题是,谁来培养教师?怎样培养教师? 可以考虑,采取三种培养方式。第一种方式,由科学家、大学教师和“双创”成功人士培养教师,再由教师培养学生;第二种方式,由科学家、大学教师和“双创”成功人士既培养教师,也培养学生;第三种方式。由科学家、大学教师和“双创”成功人士培养教师,再由科学家、大学教师、“双创”成功人士和教师一起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这三种培养方式是不可能不截然分开的。 七、不同教育阶段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目标和教育方式方法之间的关系 我们上面所谈的所有内容,并没有涉及到不同教育阶段的区分,而在培养“双创”后备人才中,或者说推行新的教育方式方法中,都会涉及到这个问题。不在理论上搞清楚这种区分、在设计上明确这种区分,有可能使我们的课题成为概念化的东西,在实践中难以推进。为此,需要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处理好同一教育方式方法与不同教育阶段学生接受能力和特点的关系。要用新的教育方式方法,普遍运用于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的学生。因此,倡导大学教师、科技工作者既面向高中学生,也面向初中学生,还面向小学学生,不要搞教师“规格”层层递减、培养标准层层降低。 同时,在面向不同阶段的学生时,要考虑到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同一种教育方式方法应当体现出不同。这同“不能搞培养标准层层降低”的要求不矛盾。 第二,搞好各教育阶段实现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目标的衔接。在小学、初中、高中等不同的教育阶段,必须对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的目标加以细化、具体化。不能用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标准覆盖不同的教育阶段,应当分别提出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各自不同的培养目标,而且要解决好由较低教育阶段到较高教育阶段的衔接。具体地说,就是小学和初中之间的衔接,初中和高中之间的衔接,高中和大学之间的衔接。 小学和初中之间,要全员衔接,无缝衔接。小学阶段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的目标和初中阶段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的目标的整体衔接。 初中和高中之间,要分别衔接,特殊衔接。初中毕业后,学生第一次分流,一部分学生考入普通高中,将来准备靠大学;一部分学生考入职业高中、中等专业技术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将来准备就业。因此,从初中到高中,要搞好两种衔接,一种是初中阶段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的目标和高中阶段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目标的整体衔接;一种是初中阶段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的目标和职业高中、中等专业技术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目标的特殊衔接。 高中和大学之间,要分别衔接,特殊衔接。高中毕业后,学生第二次分流,一部分考入综合大学(理工科)、理工科院校,一部分考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还有一部分考入文科和艺术、体育院校。因此,从高中阶段到大学,要搞好三种衔接,一种是高中阶段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的目标和普通大学(理工科院校、综合大学理工科院系)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的目标的整体衔接;一种是高中阶段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的目标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目标的特殊衔接;一种是高中阶段培养“双创”后备人才的目标和文科和艺术、体育院校的特殊衔接。

文章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网址: http://www.zgkjcxdk.cn/qikandaodu/2021/0505/628.html



上一篇:浅析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下一篇:科教发展是脱贫致富的内动力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投稿 |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编辑部|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版面费 |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论文发表 |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